徐克

Google Scholar

教育经历


2014.08 – 2018.03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石油与地质系统工程系,博士
2012.08 – 2014.07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
2008.08 – 2012.07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21.11   – 至今           副系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2020.01 – 至今           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2018.03 – 2019.12     博后,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领域


渗流(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区别于常规的流体现象,以高比表面积、低雷诺数、强非均质性为特征,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地下水等在地下环境中的主要流动方式。渗流力学模型对于化石能源开发、地热开采、土壤保护与修复、二氧化碳地质埋藏、诱发地震等过程的描述至关重要。而复杂流体(如非牛顿流体、多相流体等)的渗流模型仍然缺乏坚实的物理基础,而大量依靠经验或半经验模型。

我们基于自主开发的先进孔隙尺度流动实验平台,对微纳尺度下的孔隙结构中的流动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注(1)界面张力主导的渗流过程,如乳液流、泡沫流、毛细指进等 ;(2) 具有较强界面传质和相变的渗流体系,如水-二氧化碳、原油-溶剂、水-空气、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短链碳氢化合物、可燃冰等;(3)与界面润湿性相关的渗流现象,如孔隙尺度的三相接触线动力学与残余润湿相捕集。基于实验现象,我们研究并揭示孔隙尺度的物理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Darcy尺度的模型基于连续性假设,其与孔隙尺度物理的关系可以类比为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的关系。将孔隙尺度的物理转化为大尺度的渗流力学模型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我们基于孔隙尺度的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同时采用实验与理论的方法, 通过单孔隙-孔隙网络-代表性元体积(REV)的路径,对孔隙尺度的现象逐级放大, 并最终形成宏观渗流模型。

总而言之,我们研究微纳尺度复杂孔隙结构内的复杂流动机理,为宏观的渗流力学提供基础的直接观察与物理理论,进而改善油气田开采、地下污染物运移、二氧化碳地质埋藏等过程中的大尺度模型和工程方案。

 

主持科研项目


2021-2023,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中共中央组织部,主持,200万元。

2020-2022,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启动经费,北京大学,主持,100万元。

2022-20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月球水冰资源规模化原位开采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科技部,主持,400万元。

2022-2025,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孔介质中气泡群的赋存形态与演变规律的孔隙尺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持,62万元。

2021-2022,中国石油古龙页岩油重大地质基础与工程实践协同研究专项课题 《页岩油二氧化碳吞吐开发中的关键渗流现象与理论》,中国石油,主持,48万元。

2021-2022,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深层页岩原生水赋存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及物理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中国石化,主持,16万元。

 

代表性论文


注:“*”代表通讯作者,“#”代表共同一作

Yashar Mehmani*, Ke Xu. 2022. “Pore-network modeling of Ostwald ripening in porous media: How do trapped bubbles equilibrat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doi.org/10.1016/j.jcp.2022.111041

Chuanxi Wang, Yashar Mehmani, and Ke Xu*. 2021. “Capillary Equilibrium of Bubbles in Porous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 no. 17: 1. https://dx.doi.org/10.1073/pnas.2024069118.

Ke Xu*, Yashar Mehmani*, Luoran Shang, and Qingrong Xiong. 2019. “Gravity-Induced Bubble Ripening in Porous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Capillary Trapping Stabilit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6, no. 23: 13804-13813. https://dx.doi.org/10.1029/2019GL085175.

Ke Xu*, Roger Bonnecaze, and Matthew Balhoff*. 2017. “Egalitarianism among Bubbles in Porous Media: An Ostwald Ripening Derived Anticoarsening Phenomen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9, no. 26: 264502-264502. https://dx.doi.org/10.1103/PhysRevLett.119.264502.

Ke Xu, Tianbo Liang, Peixi Zhu*, Pengpeng Qi, Jun Lu, Chun Huh, and Matthew Balhoff*. 2017. “A 2.5-D Glass Micromodel for Investigation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rous Media.” Lab on a chip 17, no. 4: 640-646. https://dx.doi.org/10.1039/c6lc01476c.

 

个人专访


师说 | 青年教师系列专访:对话徐克 — 感激命运,做好自己

 

联系方式


办公室:北京大学王克桢楼1008

E-mail:kexu1989 at pku dot edu dot cn